展示柜货号:未知 帮扶残疾人就业,东莞这家“无声餐厅”真暖!
帮扶残疾人就业,东莞这家“无声餐厅”真暖!
近日,不少东莞麻涌镇的市民被古梅路新开的一家小餐厅感动到。这是麻涌首家“无声餐厅”,除了老板跟餐厅负责人,在这里工作的5名年轻人,从服务员到后厨,全都是语言或者听力障碍人士。餐厅老板谢隆尉表示,开这家餐厅希望能力所能及地给残疾人一个就业机会,给他们多一点关爱。
△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
麻涌首家“无声餐厅”
没有言语沟通,仅靠手势、手机短信或者一块手写板与顾客交流……5月24日上午10点半,临近中午饭点,古梅路这家大师兄手工粉店又开始忙碌起来,与其他餐厅相比,这里更为安静,5名店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。
服务员用手势引导顾客扫码点餐,随后配餐员收到订单后便开始制餐,制作完成后服务员再送到客人桌上,整个过程快速敏捷,虽无言语交流,但已形成一种小默契。
△手语交流
这家餐厅是5月20日刚开业的,店门口放着醒目的提示:“您好,本店店员多为听说障碍人士(聋哑人),请您在桌台上扫码点餐,有需要可以通过文字向店员提出”。说起开店的初衷,谢隆尉介绍,去年他结束从事10多年的教育业转行到餐饮业,由于一直有关注残疾人就业问题,这2年积累一定经验后,就想着把餐饮业与残疾人就业结合起来。
“无声餐厅”顾客与服务员如何交流呢?如何点餐呢?顾客有服务需求怎么办呢……带着这些问题,谢隆尉细心研究,一一攻破。餐厅聘请了深圳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林志群担任餐厅负责人。他在短短2个月内学会基础交流手语,并负责起员工培训、交流以及心理辅导等。
餐厅基本运转则依靠“工具”来解决,例如服务员用手势引导顾客扫码点餐,有服务需求可按一下桌上的服务器按钮,服务员手环会以震动方式收到服务信息。就这样,麻涌首家“无声餐厅”成功开业。
△有服务需求可按一下桌上的服务器按钮
这家特殊的餐厅,地方不大,布置很有细节,店里挂着耳朵、手势等木头做的照片装饰品,到处都贴着温馨的小纸条,温馨又温暖。
△餐厅贴着温馨的小纸条
帮扶残疾人更好实现就业
店内的5名员工都是年轻人,其中2名是大学生,1名有着10多年后厨经验。毕业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小方5岁时由于高烧导致听力障碍,他在助听器帮助下,能听到部分声音。现在担任服务员和传菜员的小方通过手写板告诉记者,他在大学毕业后曾在工厂工作过,如今和小伙伴们一起工作,更多地接触社会,这样的工作很快乐也很充实。
△自信的小方
开业以来,小方跟小伙伴一起努力着,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前来光顾的顾客满意。记者留意到,每一次上菜小方都会小心翼翼地把汤粉轻轻地放在顾客面前,然后热情地用手语做出“请”的动作,意思是“请就餐”。每次服务手环震动,小方都会立刻到顾客前,为顾客服务。
现在,“无声餐厅”已收获一批小粉丝,在餐厅的留言板上,有着这些留言,“安心的粉,无心的爱。”“感受安静用餐,感受服务温度”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……
林志群表示:“或许很多人只看到他们的缺点,我反而觉得他们很有工匠精神。因为他们没有外界声音打扰,做事情特别专注细心。当然他们也非常珍惜这个就业机会,每天都会主动跟我进行沟通,提工作上的建议。”
△林志群与员工手语交流中
为了回馈社会,开业第一周免费为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餐食。来自麻二社区的莫婆婆今天就带上闺蜜一起来“嗦粉”,莫婆婆告诉记者:“一开始自己跟服务员说话,他们都不说话,还以为他们听不懂我的麻涌话,原来他们是聋哑人,后来在他们指引下顺利点餐!味道挺好的,以后会常来。”
△开业第一周免费为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餐食
“无声,不代表不能与客人面对面接触。他们的工作不应局限在后厨,我们会通过轮岗的模式鼓励他们走出来,跟社会多接触多学习。”谢隆尉笑了笑说,他不只想为他们简单地提供就业岗位,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更希望让他们能够掌握后厨制作、收银、管理等一整套职业技能,为他们以后自己开店或者成为门店的股东做积累。